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科技进社区,眉山药院在行动 ——眉山市科技周活动省级科普基地篇

发布时间:2022-07-13

             

在2022年暑,为积极响应2022眉山市科技周活动的号召,突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国家重点战略方针,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更大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四川省青少年职业启蒙教育基地、学院科研与合作交流处会同校团委向全体在校学生发出倡议,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普通话推广,关爱留守儿童,慰问老党员,义诊,科学素质与互联网学习,网络安全与防范,老年关爱与健康教育,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社区少年儿童安全与自护常识,急救知识与技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青春期卫生和疫情防控等,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与“健康生活”科技进社区活动。

79afbc59f6be27588573efeac94e0c9.png 


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三下乡”、“逐梦计划”、“返家乡”、“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健康生活”科技进社区科普宣传活动中,鼓励广大青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参加服务社会的教育活动中去,广泛开展科学素质与互联网学习,网络安全与防范,老年关爱与健康教育,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老年常见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社区少年儿童安全与自护常识,急救知识与技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青春期卫生和疫情防控等科普活动。使广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断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获取更多科学知识与技能,并将其所学所得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健康、快乐。 

 


当前,偏远地区存在科普重视程度不够、科学知识与技能偏少、科普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当地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为补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短板,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科技进社区活动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演示等方式开展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网络安全、疾病预防、食品安全、应急避险、低碳节能、健康生活、急救知识与技能和青少年艾滋病防治、青春期卫生、科学防疫等内容的科普活动,同时积极倡导文明科学行、法治科学行、安全科学行等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及农村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反响强烈。

  

在此次活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老年慢性疾病防治的活动,老年人慢性疾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稳定,因此加强对老年人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的防治,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对保障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走访过程中,向老年居民讲解了重视老年慢性疾病防治的意义、产生原因及如何有效防治,并向老年居民强调了运动的重要性,并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以及学生自制宣传手册和注意小贴士,叮嘱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健康饮食、注意个人卫生和坚持运动从而更好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4280c45dc71f45a422ac2827ca73580.png  

此外在偏于地区青少年对青春期卫生问题羞于表达、耻于学习,导致很多青少年在青春期都存着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当前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传播路径及其危害尚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在此次活动中,学生结合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及青春期卫生等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通过有奖知识竞赛、观看禁毒防艾宣传片、发放宣传知识小卡片等多种活动方式,使广大青少年了解艾滋病知识及其预防,明白并理解青春期卫生知识及其心理特征,增强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808267c8b93c2652161bbeb7c2c3401.png  

学校十分重视此次科技进社区活动,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校团委的积极号召下,学生的广泛参与下,此次活动成绩显著,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展现出眉药学子青春激昂的风采,体现了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敢担当、懂奉献的精神。同时经过此健康生活教育行,有效引导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注重日常保健、疾病预防、急救技能、心理健康等,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系列“健康生活”科技进社区活动与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秉承"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的社会服务宗旨,展现了眉药学子“立足当地,服务行业”的求学意识,“健康有我,健康为你"的大爱精神,呈现出人人争做义务科普宣传员的好势头。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总结经验,发挥学校优势,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举办更多具有学校特色的科普宣传与教育活动。

 

 供稿:辜芸慧

供图:各“三下乡”队伍

编辑: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