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加“数智赋能育人,科技教育强川”学术研讨会 暨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4-12-31



由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西南科技大学承办的“数智赋能育人,科技教育强川”学术研讨会暨2024年学术年会12月27日至28日在绵阳举行。我校教务处副处长曹林、公共课教研部副主任李国华、信息技术教研室负责人张慕涵参加了本次大会,与来自全省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


图片1.png


图片2.png

           我校参会人员 (左起 张慕涵、曹林、 李国华)


会议聚焦“数智融合:构建未来教育实验室”“智领教育启新航,AI赋能教学开新篇”“数智赋能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三大主题,通过主会场报告和分会场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了先进理念和典型案例,为四川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主会场报告助力教育改革创新

在28日上午的主会场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发表精彩演讲。浙江大学教授陆国栋从质量评价角度,深入分析了“数智时代高校质量评价的范式创新”;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围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系统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分享了学校的实践经验;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从技术应用层面,探讨了“AI赋能高校智慧课程与专业建设”的新模式;北京市高教学会秘书长王晓燕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阐述了“发挥学会优势,助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康国政则提出了关于“构建德才兼备、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刻见解。


图片3.png



分会场聚焦职业教育发展前沿

28日下午的分会场研讨中,我校参会代表重点参与了“数智赋能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专题讨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善学从提升教师素质与素养的角度,提出职业教育应通过课程体系优化、治理结构创新等多维度举措,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鲁班工坊创始人吕景泉以国际化视角,分享了产教融合模式的成功实践,展现了中国职业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成果;西南科技大学教授蔡勇结合制造类专业特点,探讨了高职教育跨领域融合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方向,为解决知识技能滞后、多元融合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图片4.png



收获与启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次学术年会以实际案例和学术研究相结合,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会专家强调,高职院校要紧跟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步伐,深度融入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同时,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师素养、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与会者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合作的平台,对推动我校数智时代下的教育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供图 教务处 曹林

编审/ 宣传统战部 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