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教研部简介

发布时间:2024-06-05

公共课教研部简介



公共课教研部由英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基础、职业规划、劳动教育、信息技术、数理、化学九个教研室及化学实训中心组成,负责全校的大学英语、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人文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劳动教育、信息技术、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医用物理、无机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及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和素养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图片1.jpg



教研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60名专任教师,其中正教授4名,副高职称教师5名,中级职称教师15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7人。教研部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先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用电脑683台;化学实验室面积近千平方米,配备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微量及半微量电子天平、自动电位滴定仪、自动水分测定仪、数显阿贝折射仪、旋光仪、微机熔点仪、电泳仪、低高速离心机、超声波清洗仪、抽滤泵、数显水浴恒温箱、纯水制备机等实验仪器近239台套;医用物理实验室面积134平方米,配备有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实验仪器近136台套。




6梁冰.jpg

公共课教研部主任  梁冰 教授


1982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分析化学理学学士学位。1982起成都科大应用化学系任教。1989.04-1995.03日本山梨大学留学,先后获应用化学硕士学位,物质工学博士学位。

1995起,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制药与生物工程系副教授、教授,硕导。

专业特长: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及制药过程检测。编写教材、著作约10本,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6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及省部级项目若干项。


33伍小平 副教授.png

伍小平 副教授 


伍小平,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文化素质课程研究中心委员。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

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科研项目以及精品课程建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本教材


图片2.jpg

刘兴艳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化学教育、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优秀指导教师,四川省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教师教育教学测试评审专家。四川师范大学食品功能及加工应用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高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化学、化工组成员。荣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荣获中国创新挑战赛“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五次,“三等奖”一次;获批国家发明专利三项;教改获奖论文四篇(其中,“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一篇,“优秀论文”两篇);出版教材七部;主持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两项,省科技厅重点支撑项目一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项,校级项目若干;教改课题三项。发表论文60余篇。有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家科技部成果网平台第一批入住专家。


陈邦进.JPG

陈邦进 教授

四川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原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化学教研室主任。发表论文1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教材教参8部;主持科研项目2个;主持精品课程1门。青年教师培训优秀指导教师,四川省大学生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论文曾获《化学教育》学术交流会二等奖;绵阳市优秀教师;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教书育人事迹专题人物;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资深教授”。



谭宗俊.jpg


谭宗俊 教授

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中文核心期刊《化学教育》实验栏目专家审稿组成员。原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硕士导师。长期从事化学教育及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研究,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化学教学研究及实验改进的论文50余篇,其中有5篇被人大情报中心全文转载。实验改进创新成果曾经获中国化学教育专委会和四川省一等奖,主持过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两项。


魏志道 (2).JPG

魏志道 副教授

原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副教授,历任数学分析、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课程的本科教学,编写了师范类本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自考大纲,发表概率论、数理统计、函数论、模糊数学等领域多篇学术论文。


图片3.jpg

谢德琼副教授


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在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任教33年,担任校级/院级教学督导工作20余年。

参与编写全国规划教材4次,其中作为副主编1次,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团体及学术刊物上交流、发表论文10余篇。

获得国家级“优秀辅导员”称号3次,曾获得“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荣誉证书。

 

图片4.jpg

陈丽高级实验师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化学专业,高级实验师,现任化学实训中心主任,曾担任西南医科大学基础部实验中心秘书、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曾担任泸州医学院基础部实验中心秘书、泸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从事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35年,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获得厅局级、市院级科研成果多项。

 

32 魏志道 副教授.jpg

张跃 副教授

四川省优秀教师,数学副教授, 1982年1月至今在西南大学,四川旅游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任教40年。2004年以来任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岗前)培训班导师。科研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其中有的文章被美国《数学评论》评介,《中国数学文摘》摘录。主编、参编数学教材多部。行政上,兼任行政工作十多年,历任基础部副主任,基础科技系主任,教务处处长等职。

143305406650363334.jpg

安庆元 体育副教授

成都体育学院77级体育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曾代表学院参加全国、省、市级足球比赛,国家二级运动员、二级足球裁判员,体育副教授。1982年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绵阳中医学校、绵阳医科学校、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任教,曾担任学生处主任、保卫处处长、财务处处长、临床医学系党支部书记。曾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支部书记,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

图片5.jpg


张治海副教授

200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体育系,国家二级运动员,一级健身健美指导员,田径一级裁判员。曾代表学院参加省、市级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健美操、武术、足球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三等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等称号。多次被学院评委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曾担任教研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共7篇,其中SCI收录1 篇;参编国家规划教材一部,多次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校级课题。

 图片6.jpg

何海军副教授

200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获系“优秀毕业生”称号。国家二级运动员,排球一级裁判员。

曾代表学院参加省、市级排球和篮球比赛,并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裁判员”和“先进个人”等荣誉。曾担任教研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

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共6篇,EI会议收录 1篇,多次参研和主持省级、市级、校级科研课题。

 

 图片7.jpg

曹林副教授

2008年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曾多次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曾担任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现担任教务处副处长。

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共5篇,中文核心1篇,多次参研和主持省级、市级、校级科研课题。

 



英语教研室

 

 图片8.jpg

英语教研室是一支敬业爱岗、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兼职教师3人,该教研室是由一群有着丰富英语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组成,承担着我校各专业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的职业准则。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英语教研室的全体成员将满怀信心,力争做到“we go through thick and thin on our way to the dream”。


体育教研室

 

 图片9.jpg

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讲师7人,助教7人;硕士学位4人,学士学位10人。是一支爱岗敬业,职业素养高,兼顾教学、竞赛、科研的优秀教师团队。坚持秉承“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的眉药校风,以工匠精神踏实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建设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体育教研室开设有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啦啦操、健美操、体育舞蹈、拉丁舞、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课程。各运动项目器材充足,运动场地设施完善,满足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

体育教研室积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指导学生成立有篮球、足球、排球、武术、体育舞蹈、羽毛球、乒乓球等代表队,在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体育教研室近年来在体育科研方面完成校级课题2项,发表的核心期刊2篇,论文10余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图片10.jpg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秉持“以专业和爱心与青年共成长”的使命,致力于协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成才。在学校大力支持与领导的关怀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面向院系、班级、宿舍和学生个人深入开展与延伸,提供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团体训练、课程教育、专题教育、心理测评、宣传推广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相关服务。

 

人文基础教研室

图片11.jpg 

 

人文基础教研室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大学人文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有教师4人,其中硕士学位2人,学士学位2人。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人文教研室全体教师都立志于引导学生多读,多学,多思,多做,培养学生勤学善思、格物致知、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做同学们人生路上的守护者。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

 

 图片12.jpg

由多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具有丰富的教学教研、学生管理、活动组织、竞赛等经验,负责各院系专业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岗课赛证”育人模式,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智汇巴蜀求职大赛”等各类比赛,开展课堂模拟面试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规划的意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并鼓励、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

 

信息技术教研室

 

 图片13.jpg

现有专任教师7人,兼职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1人,中级职称5人,主讲教师均为中青年教师,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团队,主要承担全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教学中,采取“课证一体化”教学形式,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融入教学中。教研室秉承学院的办学理念,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积极开展信息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数理教研室

 图片14.jpg

 

数理教研室是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承担全校《高等数学》及部分专业《医药数理统计》、《医用物理》等课程教学工作。现有教师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教研室全体老师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自我知识技能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精益求精,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程和每一次作业的完成,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成长。数理教研室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应用技能,促进职业成长。

 

化学教研室及化学实训中心

 

 图片15.jpg

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4人,年龄结构横跨老中青三代。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是一支拼搏进取、富有特色、充满生命力的团队,具有深厚的化学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化学类基础课程的理论及实训教学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于整个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科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方面的积极作用。注重专业学习和自身素养的提升,了解行业需求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指导学生重视专业学习。

 

劳动教育教研室

《劳动教育》课程是全校公共必修课,课程由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与公共课教研部共同承担。

教研室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发挥劳动育人功能。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把劳动教育融入广阔的第二课堂,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识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