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构建职业素养培育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5-19


——公共课教研部召开中期教学交流汇报会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512日下午,眉山药科职业学院领导到公共课教研部进行中期教学检查工作,检查并审核本学期自开学以来的各项教学资料,听取部门主任梁冰的工作汇报。


汇报会上,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程琳依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职业素养培育与教学改革深化”为主题,请参会的教研室主任结合所承担课程、专业发表观点,陈述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所进行的教学实践。面对程琳副校长关于“如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问,体育教研室主任李召召老师以“体医结合”理念讲述了针对药学、护理等专业学生未来需长时间站立、精细操作的特点,体育教研室开发了“职业体能训练模块”,通过平衡力、核心力量等专项训练增强学生的耐力;同时将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药传统健身方法纳入主修课程。结合学校已连续三年举办体育节,今年将首次举办“千人八段锦”比赛展演,在强健体魄中厚植文化自信。常态化体质监测机制则通过动态健康档案,重点追踪心肺功能、柔韧性等指标,为职业适应性提供数据支撑。 


713adf5315c06c14399da3d0d4c1f2d.jpg 


化学实训中心潘吟诗老师的汇报展现了“德技并修”的深耕路径。在职业技能层面,通过项目驱动教学,让学生以医药行业真实案例为蓝本,完成从药品分析到仪器操作的全流程实践,本学期实训中心已累计服务3600余名学生,实验学时突破55000人时,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为走向工作岗位夯实了基础。在职业精神培育上,化学教研室主任左桂兰老师讲述了化学的教学主要结合药学、中药学等专业的特点及行业需求融入实践案例,优化课程内容,将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入化学教学内容。每年举办化学实训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两位老师还特别提到,通过实验室准入考试、试剂节约督导、操作技能竞赛等“微习惯”培养,学生已逐步形成严谨、安全、协作的职业素养。心理教研室邱雪梅老师在教学中摒弃传统“问题导向”模式,转向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课程增设医院情境沟通模拟、情绪管理实战训练等模块,如护理专业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在课外拓展形成“心理艺术节”“压力管理工作坊”等品牌活动,配合沙盘治疗、音乐治疗等创新形式,构建起“预防—发展—赋能”三维体系。“我们要多方位、多体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职业能力。”信息技术教研室张慕涵老师则将医药行业需求深度融入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Excel分析药品库存波动、用AI处理实际问题,开展各项比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种种措施,让学生在掌握实用技术的同时,又提升了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数理教研室唐毓老师讲述了数学课在组织学科竞赛、数学文化建设方面的尝试。在课程建设方面,课程组积极参编教材,开设医药数理统计和医学数理统计课程,贴合药企岗位需求,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另外还开设线性代数选修课,针对性服务专升本高数考试,强化应试能力。人文教研室邱宁老师着力破解高职学生表达短板,让“分点论述”“逻辑表达”成为课堂应答标配,同时以传统文化社团为载体,构建“积累—输出—应用”的人文素养链。通过分配8课时的语言能力训练,让学生掌握沟通技巧,具备朗诵演讲的能力,同时依托学校团委、社团,开展各类竞赛,锻炼学生当众表达力,在课外还开展普通话考证辅导,积极提升学生表达力。


在听取了各教研室的发言后,程琳副校充分肯定了公共课教研部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所做的努力,并提出新的要求,希望教师们加深课程改革的深度,充分调动资源,多进行跨学科交流。学校党委曹启富书记最后总结道:“社会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学校着力培养的。职业教育必须扎根行业需求,让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同步生长”。  

 



 

供稿/ 公共课教研部 邱宁

供图/ 教务处 郑彩霞

编审/ 宣传统战部 范蓉